最近,不少人反映接到自称“网贷平台”或“银行”的陌生电话,声称其有欠款未还,甚至伴随频繁的电话轰炸和威胁。这类骗局往往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,诱导转账或套取个人信息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类诈骗的常见套路,帮助大家提高警惕。
这类电话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:一是来电号码多为虚拟号或境外号码;二是对方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(实为非法获取);三是语气强硬,要求立即还款否则“起诉”或“影响征信”。实际上,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电话暴力催收,更不会要求直接转账至个人账户。
若遭遇此类情况,首先保持冷静,切勿透露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。可通过官方渠道(如银行客服、网贷平台APP)核实欠款信息;其次,开启手机骚扰拦截功能,保存通话录音作为证据;最后,若确认是诈骗,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。记住,征信问题需通过正规途径查询,电话威胁多为诈骗手段。
诈骗分子能精准施骗,往往源于个人信息泄露。建议定期修改重要账户密码,谨慎授权第三方应用;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,避免在非正规平台填写身份证、银行卡等信息。必要时可向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举报可疑行为,从源头减少信息暴露风险。
若因骚扰造成精神压力或财产损失,可依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或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维权。同时,提醒家人尤其是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,避免陷入恐慌。遇到威胁时,及时与亲友沟通或寻求专业心理支持,切勿因害怕而妥协。
上一篇:警惕“杀猪盘”电话轰炸陷阱
下一篇:警惕电话信息轰炸:危害与防范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