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电话轰炸转移成为骚扰和诈骗的新手段。这种方式通常通过技术手段将大量电话呼叫转移到目标号码上,导致受害者手机频繁响铃甚至瘫痪。常见的形式包括利用网络电话(VoIP)平台批量拨号、通过改号软件伪装成正常号码,甚至结合自动化脚本实现持续呼叫。这些骚扰电话可能以推销、诈骗或恶意报复为目的,严重干扰正常生活。
电话轰炸转移的核心技术依赖于通信协议的漏洞和自动化工具。攻击者往往利用云呼叫中心系统或非法改号软件,将主叫号码伪装成银行、快递等可信来源。部分工具还能实现“循环呼叫”——当受害者挂断后立即重拨。更高级的手法会通过短信验证码轰炸配合电话骚扰,形成双重干扰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技术常被黑产团伙用于敲诈勒索,威胁受害者支付“解除费用”。
面对电话轰炸转移,普通用户可采取多层防护措施。首先,启用手机自带的骚扰拦截功能或安装专业防骚扰APP;其次,谨慎对待陌生来电,避免随意接听或回拨;若遭遇持续轰炸,可联系运营商开通“呼死你防护”服务。对于企业用户,建议部署通信防火墙,并定期检查号码是否被恶意标记。重要的一点是:切勿向骚扰者妥协转账,应及时报警并提供通话记录作为证据。
我国《网络安全法》和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均明确禁止电话轰炸行为。受害者可通过工信部12321举报平台投诉,运营商查实后将封停涉案号码。对于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件,公安机关可依据《刑法》第253条追究刑责。2023年某地法院就曾判决一起利用电话轰炸实施敲诈的案件,主犯获刑3年。建议保留通话记录、短信截图等证据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。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