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不少深圳市民反映频繁接到骚扰电话,从贷款推销到诈骗信息层出不穷。电话轰炸不仅干扰正常生活,还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若您也遇到类似情况,可保留通话记录、短信截图等证据,通过深圳反诈专线(0755-81234567)或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进行举报。及时行动既能保护自身权益,也有助于相关部门追踪打击犯罪团伙。
深圳市公安局已开通多渠道举报平台。除拨打反诈专线外,市民还可通过“深圳公安”微信公众号的“民生警务”栏目提交投诉,或前往辖区派出所现场报案。举报时需提供被叫号码、通话时间、骚扰内容等关键信息。若涉及诈骗,建议同步冻结银行账户并修改重要密码,避免二次损失。
智能手机用户可开启“骚扰拦截”功能(如华为手机的“智慧助手”或小米的“安全中心”),自动过滤可疑来电。此外,避免随意在网站填写手机号、谨慎授权APP通讯录权限、定期更换社交账号绑定号码等措施,都能有效降低被骚扰概率。运营商也提供“高频来电防护”服务,可致电客服开通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四十二条,多次发送骚扰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,可处5-10日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。若涉及诈骗,则按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追究刑事责任。2023年深圳已破获多起通过AI语音实施轰炸的团伙案件,违法者最高被判有期徒刑7年。
当同一号码骚扰多人时,可联合其他受害者通过“深圳12345热线”集体投诉,提高处理优先级。部分社区还成立了“反骚扰互助群”,共享黑名单信息。市民亦可关注“深圳网警”微博账号获取最新防骗指南,共同构建清朗通信环境。
上一篇:海外电话轰炸肆虐:治理与防范之道